当前类别: 首页  史海钩鉴
陶行知二三事
发布时间:2016-11-0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人次:726


  

  1914年,23岁的陶行知从金陵大学毕业,在毕业典礼上,他宣读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共和精义》,其中专辟一节讲“共和与教育”,他认为:“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陶行知由此做出了为实现民主共和而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生选择。

  从金陵大学毕业后,陶行知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多方筹款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期间,哲学家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学成回国后,陶行知1927年在南京创办了一所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礼堂“犁宫”门口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这年冬天,贵州两个青年偶然看到晓庄师范的招生简章,便写信给陶行知,很快他们就收到了陶行知热情欢迎他们入学的回信。在一个大雪初霁的早晨,两人来到校园内,看到一个正在扫雪的中年人,便走上前去问道:“请问先生,陶校长的办公室在哪?”对方反问:“你们找他有什么事?”两人拿出陶行知的回信,不料对方却说:“我就是陶行知,扫完这一段,到办公室去谈。”陶行知就是这样一个热情宣扬自己的主张,而又在生活中时时践行自己主张的校长。

  1933年,陶行知到南通演讲,写了一篇歌谣似的民众教育演讲稿,一共有四段,其中一段是:“读了书,不教人,什么人?不是人。”演讲结束后,有一个小孩子举手说最好把“不是人”改为“木头人”。因为“不是人”三个字不具体,桌子不是人,椅子也不是人,而木头人则给人具体的形象。陶行知彼时已是广为大众敬仰的教育家,但是对于这个孩子的质疑,陶行知还是愉快接受了。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的言传身教,不断影响着身边的师生和社会大众,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思想遗产。(邓勤)

版权所有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大路1069号  86891931  邮编:3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