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类别: 首页  史海钩鉴
为国为民 忠诚刚烈——江西南昌青云谱梅氏家风
发布时间:2017-12-1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人次:603


  

  走进江西南昌青云谱区的朱姑桥梅村,在一条按明清风格整修一新的村道尽头,就是我国著名法学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首席审判官梅汝璈的故居。

  梅汝璈穿过的法官袍、亲笔撰写的判决书、记录心路历程的日记……故居里一件件展品、一幅幅图片,令观者深深感受到了梅汝璈参与“东京审判”时所肩负的重担、付出的艰辛。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他不惜愤然脱下象征着权力的黑色法袍,也要在法官排位上据理抗争。

  为了严惩战争首犯,他在证据收集上殚精竭虑、全力以赴,最终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七名首犯送上了绞刑架。

  为体现中国的声音,他在具有历史意义的90万字国际刑事判决书上,代表4亿多受害中国人民奋笔疾书十万多字。

  只为真理,不畏艰险。可以说,梅汝璈身上折射的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传承的是生他养他的梅氏家族那刚正不阿的风骨。

  追根溯源,梅氏家风源远流长

  梅汝璈故居所在的青云谱区,是梅氏的重要发源地。

  这里因境内的“青云谱道院”而得名。道院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年间,原本称为梅仙祠。梅氏祖先——南昌尉梅福弃官隐钓于此。而后,历代屡废屡建,直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改称青云谱,寓意“青高如云”,为清代著名书画大师八大山人的故居。

  当年,梅仙祠之侧有座定山桥,因梅福隐居之故,梅氏一族也近祠而居,自汉以来二千余年繁衍至今,形成了定山梅村;其中,45世后裔因入赘朱姑桥,又形成了梅汝璈的家乡朱姑桥梅村。

  梅福,作为梅氏先祖,是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以直谏著称的大臣。当年,外戚王风擅朝弄权,群臣不敢言,惟有官微言轻的梅福敢于上书朝廷,指陈政事,却被奸邪排斥,险遭杀身之祸。

  梅福始终认为“为国为民,知责、履责、尽责”是为官者的天职,他在给朝廷的上书中慨然写道:“守职不言,没齿身全,死之日,尸未腐而名灭,虽有景公之位,伏枥千驷,臣不贪也。”

  最终,梅福因不愿同流合污,辞官归隐,但他始终以坦荡的言行,表现了清廉忠直的气节。这种气节深深影响着梅氏后人,成为一种传承久远的家风。

  宋代助岳飞讨金有功的梅成和,明代靖难之役时尽忠维护建文帝的大臣梅殷,备受后世推崇的画家梅清、天文数学家梅文鼎、古文学家梅曾亮等文人学者,身上都传承着这种家风。

  时至清代,梅氏一族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为使已传承千余年的家族精神进一步固化为整个家族的行动准则和价值取向,福泽子孙后代,特别制定了“梅氏家规十则”——敬祖先、孝父母、友兄弟、和夫妇、教子女、笃宗族、择师传、慎交游、睦邻里、厚百工。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谦恭待人、忠孝传家;一脉相承、延绵子孙。

  发扬光大,梅氏家风影响深远

  家风一旦形成,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更是一种潜在的无形力量。

  在青云谱这块梅氏繁衍生息的土地上,他们充分吮吸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乳汁,不断接受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熏陶。他们始终如一地把自己的命运、家族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紧紧联系在一起,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恨,决不向邪恶势力屈膝献媚,也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以忠诚刚烈、坚贞不屈的风骨精神著称于世,被赞誉为“梅花精神”。

  出自于定山梅村的清末中兴名臣、近代洋务派著名人物梅启照,就是这种精神的最好写照。

  梅启照在吏部做官时,掌握官员任免文件“盖印”权。有位邻居花钱捐了个知府,但因为捐官的人太多,他还排在队伍的后头。他知道梅启照是掌印官,有事没事就来巴结,想让自己提前就任。有次,因家有急事,梅启照需要借钱。邻居得知后,殷勤送来五百两银子,不想梅启照却婉言谢绝。第二年,梅启照转任惠州知府,掌印权自然就没了。临行前,他故意去拜访那位邻居,声称路上盘缠不够,想借点旅费。此时,邻居却态度大变。这么一试,梅启照确定这位邻居当初并不是为情谊借钱给他,看重的只是他手中的权力。经此一事,尽管梅启照后来又成为这位邻居的上司,但邻居再也不好意思来找梅启照走后门了。梅启照的凛然正气和高明策略,令小人心颤。

  不仅是清廉自珍,梅启照官品同样正直。光绪初年,沈葆桢为两江总督,召集众官商讨轮船招商局事宜,大家莫衷一是。梅启照却明言:“若为身家计,此事宜止;若为国家计,此事宜行。”沈葆桢对此大加赞赏,认为招商局的成立,“启照一言之功也”,当即将滞留的200万款项拨给梅启照作为启动经费。

  梅启照一生为官,励精图治、政绩斐然、官声甚佳,这在清末官场中确为难得。正是因为梅启照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这种风骨、这种家风,当时的皇帝亲自为梅氏家族题写了一副对联:“昭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事惟读惟耕。”

  如今,这副对联依然悬挂在梅汝璈故居一侧梅氏家庙的门口,不仅成为梅氏家风的深刻总结,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梅氏后人。

  新中国卓越的桥梁专家梅旸春,毕生转战于中国江河之上,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都留下了他的心血与汗水。最终,因积劳成疾,倒在了他所热爱的大桥建设工地。

  新中国第一代民间文艺工作者梅长英,一辈子收集、改编、写作和表演民歌,在人生逆境之时,她用民歌来激励自己,在白发苍苍的年纪,她依然用余生抢救民歌,赞美社会主义建设。

  鲜为人知的是,他们都与梅汝璈一样,有一位共同的家长——梅晓春(梅汝璈父亲),一位把家风传承作为自己毕生使命的老人。

  “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为国为民。”对梅氏家风做过深入研究的梅氏后人、南昌民俗博物馆馆长梅联华表示:“这就是梅氏家风,从梅福到梅启照,从梅汝璈再到梅氏今天的所有后人,我们都是沿着这个家风一路向前的。”

版权所有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大路1069号  86891931  邮编:3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