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深情地回忆了陈云的革命生涯和崇高风范,指出:“依靠调查研究作决策,是陈云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每逢重大决策之前,陈云同志总要做大量调查研究,听取多方面意见。”据文献记载,新中国成立之后,1955年1月到1961年7月间,陈云四次来到家乡——上海青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1961年,为了寻找国民经济摆脱困境的办法,陈云再次回家乡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蹲点调查。在这次调研活动中,不仅完成了《青浦农村调查》等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而且形成了陈云调查研究的独特风格。后来,党史专家把陈云调查研究的风格概括为“加减乘除法”。为此,赵朴初先生写诗赞曰:“唯实是求,珠落还起。加减乘除,反复对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老谋深算,国之所倚。” 首先说加法。青浦县的小蒸公社过去是养猪最多的地方,1958年公社化后,养猪却一年比一年减少。陈云在调查中发现,“公家养猪的地方脏得一塌糊涂,小猪、大猪、病猪、好猪都是格式化的饲养,吃一样的饲料。而农民家里养的猪,都是干干净净,还捉泥鳅喂猪吃”。后与农民交谈,进一步发现,上面强调公家养猪,有饲料跟不上、管理跟不上、保暖跟不上、劳力跟不上等弊端。陈云通过一看二听三算账,得出一个结论:要迅速恢复和发展养猪事业,必须多产猪苗;而要多产猪苗,就必须把母猪下放给家庭饲养。这一主张在实践中得以贯彻后,当地养猪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 其次说减法。青浦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以往当地农民和渔民都于夜间捕鱼,待到黎明时直接到上海出售,作为家庭的副业收入。后来,上海市有关部门规定,青浦每年要向市区供应若干吨鲜鱼等水产。为此,青浦县就不准农民和渔民私自把水产品运到上海出售,而是要先运回青浦,卖给青浦的水产公司,集中后再统一运往上海市区,以完成青浦的水产供应指标。这样一折腾,不仅把原本鲜活的水产品变成了臭鱼死虾,而且还提高了运输费、手续费等成本。陈云经过调研后,觉得这种做法不合情理、得不偿失。于是,他亲自找青浦县委领导谈话,要他们做好减法,取消这种不合理的流通环节。在陈云的建议和督导下,减法措施得以较快落实,从而保障了鲜活水产品的供应质量,减轻了群众的负担。 再说乘法。青浦的小蒸地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过去不种双季稻。但是在“大跃进”年代,有些领导好大喜功,把单季稻改为双季稻,结果力气花了不少,收成却不理想,引起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埋怨。陈云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精确地算了这样一笔账:种双季稻表面看比种单季稻多收220斤,但实际上,种双季稻各方面损失总和约300余斤……为此,陈云得出了“种双季稻不如种单季稻加蚕豆效益好”的结论。他还形象地说:“三三得九,不如二五得十。”一道乘法题,破解了困扰农业发展的难题、纠正了少数干部好大喜功的观念,使农业的比较效益得以显现。 最后说除法。陈云在青浦调查时,乡亲们反映自留地太少,而且多为“杂边地”,即路边、河边、塘边等大田之外的零散土地,满足不了农民吃菜充饥的需求。他觉得要按照群众的意愿,给他们留足自留地,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生活得以改善,从而消除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偷窃和哄抢现象,促进农村的稳定。 陈云做调查研究的“加减乘除法”,鲜活生动、实在管用,给我们以诸多启示:其一,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面对困难和矛盾,要善于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时下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每一步改革措施的推进,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都非轻而易举!只有蹲下去调研,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二,接地气才能有底气。古人云,“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只有放下架子、降低身段,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善与他们唠家常、交朋友,才能听到基层干部群众的牢骚话、实在话,才能感知他们内心的想法、真实的期盼,才能看到真情况,拿出好主意,增强解决问题的底气。其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在调研中发现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见真章。领导干部居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首先就要牢固树立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责任的观念;其次要敢于亮剑,拿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实招。只有抛开私心杂念,勇于直面问题,才能把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研究好、敏感问题处理好、棘手问题破解好。 水有源,树有根。陈云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调查研究的艺术,来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自觉把握和运用,来源于他一心为民的精神。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陈云始终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他无论工作多忙、自身境况如何,都不忘抽出时间调查研究;无论问题怎么多,矛盾多么复杂,他首先考虑的都是民之所需所盼,时刻注意为群众谋福利。向陈云同志学习调查研究,最根本的就要学习他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精神,立足于算大账、算细账,用加法多为群众谋利益,用减法减轻群众的负担,用乘法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益,用除法革除种种不符合群众利益的弊端,真正做到以百姓之心为心,努力解民忧、办实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汇聚强大力量。(向贤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