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类别: 首页  史海钩鉴
治郡当如张镇周
发布时间:2012-02-27   来源:监察部网站    浏览人次:294


    张镇周,隋唐时舒州同安郡(今安徽省潜山县)人,他本是隋朝的功臣,以功授为金紫光禄大夫,但他没有死心塌地效命于那个残暴荒淫的隋炀帝,而是跟着同样是隋朝大臣的李渊一起打天下,被授为舒州都督。他就任舒州都督时为整治吏治而做的一件事情,被传为千古佳话。
    舒州是张镇周的家乡,他上任前,先在自己家里命人买酒置菜,连续十天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故友,并将金银绸缎分赠给大家,流着泪和大家告别:“今天我张镇周还能跟你们很高兴地喝酒,可从明天起就是治理舒州的都督,官府与百姓之间在礼节上是有阻隔的,不能再跟大家这样交往了,若亲朋故友犯法,我绝不徇私!”虽是短短几句言辞,入情入理,掷地有声。镇周上任后,严格遵守法令治理舒州,关心广大百姓疾苦而不偏袒亲族,不营私,不循情。在他的治理下,战后的舒州社会秩序很快安定下来,农业生产也很快有了发展,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资治通鉴》里记载了这个故事,并被列入传统蒙学丛书《龙文鞭影》,成为历代蒙童品德教育的典范。后又被编入《德育课堂》,再次将张镇周的楷模形象固定下来,成为教育后世士子的榜样。
    张镇周之所以成为千载楷模,是因为他做人为官通透明亮,情理有别、公私分明。“以舒州人而为舒州都督。诚非易易。守法则伤情。违法,非礼也。伤情,亦非礼也。镇周先就故宅欢宴亲朋十日,复分赠金帛。临别又以礼隔泣告之。情深矣,法彰矣,礼尽矣。”诚然,本地人当本地官,必将要面对的乡亲邻里、叔伯堂宗、扯不断叙不完的七大姑八大姨、发友、故旧,是不争的事实,乡情、亲情、友情时时都会渗透在他的每一个时刻的每一个空间。他们中自然也不乏有通情达理、安分守纪、严格自律的忠实纯良,但谁又能保证不会因张镇周的出现而萌生一些恃强凌弱、鱼肉乡民、为非作歹的青皮无赖呢?期望着治理好饱经战乱的家乡故里,给他所治的州郡百姓以和平安宁,从而报答朝廷对他的信任。他能做的最好办法便是未雨绸缪,发乎以情、施之以义,晓之以礼、明之以法。为他的至亲好友、知已故交敲警钟、打招呼,为自己在家乡顺利施政铺起了一个没有干扰、没有障碍、没有沟壑的通道。但他绝不是那种一朝为官六亲不认的势利小人,他讲亲情、讲人情,他可以将朝廷赏赐他的财富毫不吝啬地赠送给亲朋好友,但他更看重法理、更重忠于职守,决不允许亲情冲击法理,从而影响到他的吏治。他采取了先尽亲情后执国法的做法,将二者分得清清爽爽,这使一切想通过亲情友情拉关系走后门的人断了念头,也让钻空子、抓把柄的人无机可乘、无话可说。这种凛然正气,使犯罪分子不敢轻举妄动,境内大治。如果张镇周不是这样做,而是把人情关系个人利益与执法掺和在一起,比如在煤窑里有股份、歌厅里有好处、派老叔小舅当差、以老婆名义受贿、吃拿卡要等等,执起法来就不免通风报信,下不了狠手。那么,无论走多少次“严打”“整顿”的过场,还是无济于事,该乱的还得乱。已身不正者,焉能正人?
    古人云:“读书不学王安石,治郡当如张镇周。”张镇周对后世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他的那种吏治作风代代相传成为士人做人为官的楷模。可见,都督张镇周深入人心的不是他的权威,不是他的官位,而是他从自己做起的自律、严明的人格魅力。
版权所有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大路1069号  86891931  邮编:3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