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类别: 首页  史海钩鉴
从朱元璋反腐说起
发布时间:2011-11-25   来源:学校网站    浏览人次:306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贫苦,深感贪官污吏对百姓的残害。他说过一句话:“官非真儒,吏皆奸吏。”意思是说,官吏没有一个好人。朱元璋也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集权的皇帝,他连宰相也不要,大小事务都得由他这个皇帝亲自处理。但中央政府可以不要宰相,下面层层官府,总得要有官吏办事,不然成什么官府呢?他也有办法治吏。一是坚决打击。他是著名的杀功臣的皇帝,被杀的那些功臣的罪名主要是造反,也少不了贪污腐败之类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规定官吏不得下乡,只许在县城里待着。这个决定有些奇怪,也许是他认为不让这些官吏下乡,就不能残害百姓了。那么,那些收粮、派差役之类的事怎么办呢?一概委派乡下的年长者去办理,他觉得这些长者生性敦厚,是不会残害百姓的。这些人称为“粮长”,也叫“乡官”,没有品级,却有极大的权力,收粮、派差役都要靠他们。       
    朱元璋这样做有没有减少贪污腐败现象呢?没有,只是贪腐者的重点有些变化,那些农村的年长者变成了乡官,也一样鱼肉百姓,后来都成了村中阔佬。当然,他们这样做,也是要和县里的贪官污吏相勾结。总之,朱元璋的那套办法并没有起作用。   
  从唐代中期开始,江南地区就是历代皇朝的税赋重地,也就是“军国费用,取之江南”。但到朱元璋的重孙子明宣宗的时候,江南地区成了欠税大户,单是苏州一地,逋赋(欠税)竟达三年应缴的总额。明宣宗不得不派了两个能办事的官吏去治理,一个是周忱,去当南直隶巡抚,另一个是况钟,去当苏州知府。    
  况钟不是科举出身,他是吏员出身。他办事精明,深知吏员的种种陋习,也深知吏员对处理好政府事务的重要性。他到职以后,就着手从整治吏治开始。他到苏州以前,皇帝给了他敕书,有直接向皇帝奏报的特权。他到苏州以后,并没有马上宣读敕书,而是假装糊涂,听任那些吏员胡作非为,自己在暗中观察。在掌握确凿证据后,才宣读皇帝敕书,将恶行严重的几个吏员在府衙中当庭捶死,又开除了几个庸碌无能的吏员,其他吏员也就老老实实地办事了。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以后,况钟认为当地税额太高,又有大量制度性漏洞,因此出现了严重的贪腐现象。人民不堪负担纷纷逃亡,导致土地抛荒,赋税长期不能足额上缴。他和周忱一同向朝廷奏报,要求减轻税赋;又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堵住贪腐的漏洞,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原来农村中收粮没有标准量器,那些乡官便“大斗进,小斗出”,大肆贪污。向农民收粮以后,又没有粮库,就堆放在乡官家中,也没有收支账目明细。农民缴的粮食作为漕粮运往京城,为了补足运输中的损耗,又要农民“加耗”,加耗也没有标准,常常是加耗超过正粮。所有这些混乱现象,方便了乡官贪污腐败。针对这些情况,况钟采取了几项重大措施:一是由周忱出面,请工部颁发“铁斛”,也就是标准量器,解决了“大斗进,小斗出”的问题。二是各县建立“水次仓”,收到的粮食集中管理,明确管理责任,并建立“纲运簿”,记明收支情况。三是建立“加耗折征例”,明确加耗标准,并逐年减少。他还建立了“济农仓”,把缴纳漕运加耗后剩余的粮食、向富户劝借的米,以及清理豪富侵占绝户田租的米,统一储藏起来,在年成歉收时贷给贫民。《明史》上说,况钟采取了这些措施后,江南地区“小民不知凶荒,两税未尝逋欠”,社会风气有很大好转。   
  读了这一段明代历史,我有很多感想。出身贫农家庭的朱元璋,关心农民的情感是真实的,对官吏贪腐行为的痛恨也是深切的。但作为帝皇之尊的他,只是嘴里骂骂“官非真儒,吏皆奸吏”,动手杀杀人,却不能真正在反腐败上有所作为,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他提不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也就不可能在反对官吏腐败方面有所成就。况钟虽只是一个吏员出身的知府,他能保持清廉,又深知吏员腐败的种种手法,所以到苏州不久,就洞悉恶吏的种种罪行。当堂捶杀腐败的吏员,仅此一项并不足以改变社会风气,腐败现象还可能出现“前仆后继”。况钟作风深入细致,重视调查研究,提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这就使吏员行为有规范、种种腐败行为有所减轻,因而受到人民的称颂。    
  对反腐倡廉,要进行思想教育,要严格惩治犯罪的人,也很需要重视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制度建设。这是这一段明史给我们的启示。
版权所有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大路1069号  86891931  邮编:315800